聽聽他人的想法和意見,也是增廣見聞的一種方式。

 

 

今天聽演講發現人潮和過往差很多,

高雄人的文化素質真的有再提升和進步。

 

 

演講的主題是生命盡頭的學問-好好活到死,也可以簡稱『好死。』

講師真的很厲害,他可以把死亡如此嚴肅、多數人不敢輕易談論的話題,

用分享故事和生動詼諧的方式,讓我聽得津津入味。

講師還教育我們自然死的觀念和想法,

雖然死亡很讓人恐懼,但這就是生命的盡頭,不是嗎?


 

講師說生命的盡頭有幾個學問要記住,

一 好好活到死

二 尊重

三 幸福人生四件事

四 懺悔與付出

五 勇敢的繼續愛自己與愛家人

總結是快樂愛己愛人愛到死。

 

 

開頭引用蘇格拉底的名言『聰明的人活著是為了準備死亡。』

尤其在現在科技醫療如此發達的情況,想求好死並不容易。

雖然科技帶給現代人許多便利,卻也讓人心越來越遙遠。

人們不願打開心中的結,久了變成生命中的死結。


 

接著談論到因為社會和他人的價值觀,

許多末期病人的家屬都不願意『尊重』病人的意願,

在普羅大眾的觀念中,認為拔管是另一種殺人的方式,

而我們不是躺在病床上的人,他所承受的痛苦我們是無法理解,

好好尊重他任何的決定,讓他安心的離開。

 

 

講師有做一個小測驗,

他請所有人閉上眼睛用心和腦袋思考,

把我們在生命中所扮演的角色選五個出來,然後依序排列。

我的排列是自己、靈魂伴侶、子女、朋友,

講師說多數人都自己所扮演的身分放在第一個,卻忘了把自己算進去。

我一直都很在乎我自己,只是有時候不夠珍惜自己。

 

 

腦中還有好多思緒想把他整理成文字,可是精神實在有點差。

也許這篇紀錄文打得零零落落的,但是我還是有做:)

會漸漸養成紀錄的好習慣的。




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ul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